已複製鏈結
中華文化之動手製作
28/09/2023

 

通過上一封電郵的小遊戲,各位同工是否把曾經隱藏的十根手指都找回來?(見李逸紅:〈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教授非華語學生的心底話〉)。再經過上周六(2023/09/23)林金錫博士的專業培訓工作坊〈當 AI 遇上 Blended Learning〉和分組實踐與反思,我們是否見證到大家的教學創意和智慧原來是源源不絕的?為你們喝采!

 

在這個星期,我們把話題放在「中華文化」——慢著!中華文化之於第二語言學習者,那不是一大難點嗎?為甚麼要捨易取難呢?

 

或許我們可以發揮「逆向思維」,嘗試把中華文化,由教師的十根「手指」,安放在多元文化的學生「手中」,那學習效果和趣味又會否不同?

 

有教師在教授華語學生「中國木建築的特色」,特別是「斗拱」結構的精妙時,為免學生對深奧、抽象的書面理論覺得枯燥無味,甚至望而生畏,故引入課堂線下活動:「魯班鎖、迷你斗拱的破解與重組」(見圖一),通過具體、真實的觸感經驗,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拆解➞嘗試重組➞失敗➞最終成功」的思考與解難過程,進而懂得欣賞昔日中國無名工匠的技藝結晶。

 

(圖一由觀塘官立中學借出,特此鳴謝)

倘放在尊重和欣賞多元文化的脈絡,非華語學生是否亦可以藉此連結他們國家(例如:印度、泰國)的地標建築特色?

那「中國傳統工藝」單元又有何動手製作的妙計良方呢?有!

縱使在疫情期間,亦無阻教師發揮「混合式學習」的優勢,藉安排課外線上視像延伸活動:「個人姓名圖章製作」,由教師親自下水示範,再讓學生應用、實踐課堂所學的中國印章雕刻的知識;進而思考家人為自己起名的深意——「動手做」的確讓課堂的學與教有更多不同的可能!

你可能會問:倘要進一步連結非華語學生在香港生活的文化,同工是否有「貼地」(貼近真實生活)的點子呢?

 

有!——欲知細節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