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鏈結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教授非华语学生的心底话
21/09/2023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无论是新同工还是旧同工,欢迎大家参与本年度的香港大学支援计划!在新一年的第一封电邮,让我们玩个小游戏吧!请大家伸出双手,我们来数数手指。

以下有十句句子,如果你曾有以下的想法,请收起一根手指:

  1. 我出卷和出工作纸的工作特别繁重,已经要出主流版,还要为非华语学生出分层版。
  2. 我没有受过很多教授中文作第二语言的培训,学校要我负责非华语课程,我感到有压力。
  3. 为什么那么多中文同事,偏偏要我去教非华语学生?
  4. 学校里只有一两个中文老师教非华语学生,我感到很孤单。
  5. 坊间的非华语教材不合用,也不像主流课程一样有出版社的资源,什么都要自己制作。
  6. 每年的非华语学生的程度都不一样,偶尔又有零基础的插班生,我要不停修订教材。
  7. 非华语学生好像总是特别调皮,有些中学生看起来比我年纪还要大,我怕他们不听我的。
  8. 不停重复教过的字词,非华语学生还是不记得。
  9. 跟同工朋友说我教非华语学生时,好像有种莫名的标签在我身上。
  10. 我有点抗拒用英文跟非华语学生和家长沟通,他们的口音我不太听得懂。

以上十条评价,有些来自曾永康教授的非华语学生中文老师压力研究,也有些来自前线中文老师,有没有说出你的心底话?不知道你还剩下多少根手指呢?

接下来有另外十句句子,如果你曾有以下的想法,请加回一根手指:

  1. 非华语学生的功课更容易批改,也不用改长写作。
  2. 因为教的老师人数少,开少很多共备会。
  3. 非华语学生的所有中文学习成果都是来自我的教学,挺有成功感的。
  4. 非华语抽离班人数少,对于新老师,课堂管理更容易处理。
  5. 非华语的中文课程没有主流课程那么紧迫,设计空间更大,可以尝试更多新教学方法。
  6. 非华语学生睫毛长长很可爱,会忍不住盯住他们的眼睛。
  7. 非华语学生特别活泼主动,看到他们跑跑跳跳,挺治愈的。
  8. 跟非华语学生聊天时,曾经被他们的分享吸引,有幻想过去他们的家乡国家旅行。
  9. 看到非华语学生的午餐会偶尔想去印巴餐厅吃大餐,还开始说得出印度菜名:Chapatti, Panipuri, Palak paneer。
  10. 偶尔从非华语学生口中听到一两句地道广东话会被笑死,例如:罚12码!靓女埋黎睇,十蚊两兜! Y-U-U-啦啦啦啦爽夹快!

十根手指都找回了吗?以上都是教授非华语学生的老师分享的感受,大家阅读的时候有没有勾起能让你会心微笑的回忆?我相信除了这十条,各位同工也有其他教授非华语学生时的欢乐时刻,多给你十根脚趾也不够数!教学的路途上充满荆棘,但换个角度去想也充满乐趣,希望透过这个小游戏,让大家对自己多作肯定,接下来的一年更有我们与大家同行!

这个星期六我们会有第一次教师专业培训活动,林金锡博士会带领大家探讨如何结合 AI 与混合式学习,结合理论和实践。希望运用科技帮助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希望各位老师能踊跃分享经验和想法,我们港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