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個人

歡迎來到非華語教師線上社群!

歡迎來到非華語教師線上社群!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已複製鏈結
融入非华语学生群体的最佳方法
06/07/2023

 

人类都是拥有超强好奇心的动物吧,自己是教导语言出身的,对不同语言也会感兴趣,看着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小声说大声笑的融洽相处,总是很想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除了可以对学生有更多了解,也能让他们对你有所改观,不敢胡作非为,胡言乱语。

多元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性格取向,在查找哪里可以学习他们的语言——乌都语的时候,发现南亚国家部份女性以家庭为生活重心,鲜有外出交际联谊,极难找到可以教授该语言的妇女,遑论得到一套有系统的课程。问学生吗?他们多数懂听不懂说,懂说不懂写,要学乌都语还真感到「老鼠拉龟」。

感谢网络大数据,「乌都语」学习班竟然有天出现在面书的广告当中,我急不及待致电查询,原来是「土家故事馆」开设的课堂。根据 網頁记载,「土家故事馆」是位于土瓜湾的多元社区空间,其理念希望可以成为「街坊」的家,营运机构包括「社区文化关注」及「维修香港」。难得找到课堂,我和一位同事就立即报名付款。

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馆——位于工厦的一个小单位(按:该馆现已迁至土瓜湾鸿福街16号地下),第一节课迎来了老师以英语介绍自己的背景,她是巴基斯坦街坊ASFA,单听她说她的成长背景及在港生活点滴已是赏心乐事:大部份南亚裔妇女都以家庭为核心,嫁作人妇便是终生为丈夫、为子女付出时间与心血,难得她有空间、也得到家庭的支援,才可以离家担任语言导师。小小的空间坐着差不多廿位对南亚文化非常有兴趣的朋友,认真学习这门新鲜的课堂,言谈间发现大部份都是教育界同工:有研究语言工作者,也有不少是正在教授多元文化学生的老师,原来有志于与多元文化学生以他们的母语沟通的我们也不是「异类」。

也许,多元文化学生背景不同,容易让人感到「佻皮难教」,原来,学习最需要的还是那种共鸣与归属感,看见老师为了学习自己的母语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能亲切感受到学习二语也不是「不可能任务」。你一句乌都语,我一句粤语,一天一天就把不同语言的高墙打破,学习的自信与拥有感也渐渐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