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E&T支援团队进行了第一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并邀请到戴忠沛博士以「非华语学生中文学习的特点与难点」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戴忠沛博士首先提到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有三大特点。第一,绝大多数的非华语学生都是高度多语者,很多学生认识三种或以上的语言,对此老师应多给予表扬和赞赏。第二,非华语学生的语言环境复杂,他们未必有巩固的第一语言。老师应先了解学生的语言背景,才决定是否借助英语作为学习粤语和中文的中介语。例如部分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非华语生,他们对英语并不熟悉。这类型学生可以直接学习粤语或普通话,而老师应以更清晰、词界分明的口语说明,同时借助动作、图片等工具辅助教学。如果学生熟悉英语,老师则可以少量采用英语讲解。第三,学习第二或附加语言必须以口语听说为重,否则读写教学会事倍功半,因此老师应重视口语和文本的连结,例如提供有声读本,或以粤语拼音作辅助等。
此外,戴博士提到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三大困难。第一,香港是一个多语社会,即使非华语学生对粤语和中文并不熟悉,对他们的生活也不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好中文的动力。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语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多使用中文。第二,香港的中文言文不一致。老师以粤语讲授的时候可使用与书面语较接近的句法、词语,避免使用与书面语差异较大的表述方式。第三,非华语学生可能较难掌握部分粤语语音特征,例如六个舒声调里的降调、「oe/eo」、「yu」等元音,老师教学时可以采用视觉提示、手势或全身动作辅助教学。
最后,戴博士亦提及教授非华语学生中文时的注意事项。第一,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尝试,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赞赏。第二,学习第二语言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会不断受到挫折,因此老师应设计轻松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且推动学生学习中文。第三,倘若学生之间出现「排斥高成就者」的风气,老师应及早疏导,阻止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
E&T团体日后会持续举办工作坊、到校支援等,希望与前线教师合作,携手帮助非华语生学好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