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電影《飯戲攻心2》
将于喜气洋洋的新春档期与大家见面,同工可进场享受轻鬆两小时之馀,也许可以抽点时间重温《饭戏攻心》,回顾一下资深美术指导张蚊用心经营、有血有汗的场景及道具配置,你可能会发现,真心真意的付出,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同时,亦能为我们开启创作之门。
《饭戏攻心》场景相对简单,主要拍摄场地座落于工厦搭建的家居,可内裡的佈置并不随意,一草一木皆出于与创作、与剧本的深度理解和沟通﹕由“格仔地板”开始告诉你叉烧工场的故事﹔以黑白灰搭建大哥睡房暗示其先天眼疾﹔藉一张硕大的饭桌维繫亲情‥‥‥在电影的宏大篇幅来说,“道具”也许只能让观众惊鸿一瞥,但这些瑰石如果得到老师们的点拨,就能为学生带来一点又一点的金,一点又一点的创作启发。
语文教育之于种种因素,很多时候只能压平留芳百世的文章,纯粹以主旨、结构、修辞去“读”﹔电视、电影可不一样,把文字都立体化了,句子段落瞬间满载温度,让读者沐乎沂水般难以忘怀,甚至得到宽慰而热泪盈眶。老师们也许在要求学生对生活有更多体悟、对写作有更多立意之前,可以给予一点设置“道具”的提醒﹕写作比电影拍摄更奇幻,笔下不囿于实物存在,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写出来,就可以成为文章营造气氛的催化剂,为读者、为自己开启释放情绪、抚慰心灵的空间。
《饭戏攻心》那闪烁乱跳的霓虹灯沾染了挥之不去的昨天,《最美的安排》选上了单车取代汽车走出不可回头没能回首的无奈‥‥‥最近热烘烘的剧集《繁花》又可以为写作课带来甚麽样的“道具”?下一期再为你推介。
图片来源﹕电影《饭戏攻心》片段 图片来源﹕电影《最美的安排》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