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授能•衔接向上(Empowerment & Transition)—支援中小学教师提升多元文化学生中文学习能力”计划(简称E&T计划 / 计划)一直致力提升中小学教师,教授非华语学生中文的专业能量,促进中小衔接。本计划踏入第四年,本学年以“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为主题,继续多方面为中小学提供支援。

本计划于5月25日在英华书院举行“全港分享会 暨 第一届多元文化学生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十所得奖学校分享非华语中文教学实践经验,各具特色,为出席同工带来新启发!

课程发展主任李逸红女士担任分享会司仪。

四所荣获第一届多元文化学生中文教学奖“推荐奖”的学校,从不同角度与友校教师分享经验,主题包括(排名不分先后):中华基督教会桂华山中学的“运用W.I.S.E.协助学生写作”、乐善堂王仲铭中学的“善世而不伐 博爱之为仁——龙城之漫游”、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的“中国年花遇上巴基斯坦开斋节——认识节日文化的展望”、香港四邑商工总会新会商会学校的“协助二语学习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策略”。

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区曦尹老师(左)在“抢先听 — 精华访谈”环节分享“中国年花遇上巴基斯坦开斋节——认识节日文化的展望”。

另外六所荣获第一届多元文化学生中文教学奖“教学奖”的学校,亦通过不同形式,为同工分享本学年丰硕的教学成果,主题包括(排名不分先后):粉岭公立学校的“小五非华语支援《看得见的古迹》”、棉纺会中学的“学生闪亮与新年相辉——文化回应教学”、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的“为平白词彙学习注入AI元素,提升学与教效能”、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以AI工具协助非华语生故事创作”、圣公会李炳中学“由说话到写作,运用W.I.S.E.引领学习思维”、罗定邦中学的“大埔原来是我家——大埔文化漫游”。

粉岭公立学校的梁永顺老师(左一)、张嘉敏主任(左二)在“微课堂 — 专业社群交流”环节与同工交流心得。

圣公会李炳中学张家豪老师、黄文静老师分享“由说话到写作,运用W.I.S.E.引领学习思维”。

罗定邦中学李磊老师分享“大埔原来是我家——大埔文化漫游”。

除了得奖学校,香港道教联合会云泉学校六年级团队亦以“浅谈西游——透过戏剧教育学习中华文化”为题,分享学校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切入,进行戏剧教学的心路历程,供在场同工参考。

香港道教联合会云泉学校教师团队与计划课程发展主任回顾协作成果。

当日还有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林金锡教授的主题演讲。林教授以“混合式学习对中文教学的赋权授能”为题,阐释本年度的计划主题,与教师探讨如何进一步结合科技,为非华语学生创建更有效的中文学习环境。

林金锡教授以“混合式学习对中文教学的赋权授能”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E&T计划经过一年的努力,成果满满!未来将与教师继续并肩同行,携手提升多元文化学生的中文学习能力!如欲了解更多计划详情,欢迎浏览计划网站:https://ethku.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