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游(一)之社区资源篇
文/梁志华
自从早前介绍“港岛东区文化漫游”之后(见梁志华:〈香港文化之动脚学习〉),有教师表示有兴趣试行,惟心中仍然有疑问,例如:学校首次推行,应该去哪里考察?活动时安排学生看些甚麽?怎样看?简单来说,同工心中最大的疑问是:对于多元文化学生,文化漫游活动是否太过深奥?漫游/考察/散步等活动,真的适合他们参与吗?……
你的头上是否同样出现或大或小的问号?来,我们一同观摩罗定邦中学在上学期的试行经验,或许以上的问号有可能化为大家的灵感和学与教的资源。
罗定邦中学位于大埔,从联繫生活的原则出发,在学生居住或就学的社区,就可以列出多个值得考察的景点。不是吗?铁路博物馆、文武庙、富善街墟市、林村河与广福桥、太和农墟、梅树坑、海滨公园与回归塔;远一点的船湾淡水湖、大美督、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大埔滘自然护理区;甚至有机会跟漫山遍野蝴蝶相遇的凤园蝴蝶保育区。当然,倘选择跟校园距离最近而又富历史感的地方,则非“大埔碗窰”莫属了。
为了铺垫学生在漫游考察的前备知识,适量的参考资料(视像或文字)是必不可少的。以下的简表,是教师和支援人员初步整理的网上资源(见表一:〈大埔文学散步相关短片、材料连结网址举隅〉):
(表一由罗定邦中学借出,特此鸣谢)
还有其他网上资源可以参考吗?有,以下两个网站都有丰富的资源,适合在漫游前后作搜集资料和延伸阅读之用:
(一)“香港旅游发展局”(见图一):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hk-tc/explore/neighbourhoods/tai-po.html
(图一取自“香港旅游发展局•大埔”网页)
(二)“文化葫芦·港文化18区”(见图二):https://had18.huluhk.org/article-history.php?region=19&lang=tc
(图二取自“文化葫芦·港文化18区•大埔”网页)
以“文化葫芦·港文化18区•大埔”为例,同工倘浏览网页内不同分页——历史、老店、人物、建筑、节庆、专题、乡村——的故事时,相信不愁学生“看/考察甚麽”了。
那“怎样看”又如何解决?有观察方法的提议吗?当然有。资深社区教育工作者在《活用Apps探全球︰18区考察路线》(见图三)内,提出设计考察活动的方法,同工可以按学生的需要参考修订(见表二:〈设计考察活动的小秘技——“考察三宝”和“多用五官”〉):
(图三取自网络)
你头上的问号是否已一一消散?原来那边还有一个,甚麽?关于文学资源?好,下一期我们就讨论“文化漫游之文学资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