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鏈結
追求梦想不再奢侈
20/01/2025

 

文/陈匡正

 

明报新闻网

 

今天给这报导标题吸引﹕〈未依指引 55官津小长假后周内测考 1/4官小择日复课第一二天〉,这原来是一个社会议题吗?笔者可就是那些长假后考试中成长的其中一位﹗文章说着家长为着孩子在整个寒假中埋首温习而感到无奈,孩子的学习压力亦无法因为假期得以纾缓,回应专家建议,教育局遂向学校发出指引,表示学校应避免于假期后立即举行测考,宜最少后延一星期,予学生有更多时间重投校园生活。考试时间安排从来都是学校的一大难题,既要考虑课程的进度,又要关顾学生的作息。有些人喜欢假期后考试,因为可以有一整个假期去温习﹔有人喜欢假期前考试,那就可以享受一个没有压力的小休‥‥‥学习进度与习惯人人不同,顺得「哥情」又会失「嫂意」,但更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考试总是如狼似虎,让人不能「坦然面对」?

 

人类历史又走前了一个小数字,2024成了2025,教育好像仍活在蛮荒年代一般,学生碰上学习总是变得沉默无奈、担忧恐惧。时代变迁,人类进步依旧离不开学习与经历,学习电子化、影象数码化、沟通模组化‥‥‥无数学习辅助、生活辅助应运而生,人类生活更便捷,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理应是个追求梦想的最好时候,可为什么,梦想对大部份人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 1月1日颁奖礼台上听得最多的是「坚持」,是「梦想很昂贵」,也许,昂贵的不是梦想,是生活磨耗余下的一点火花。披星戴月,疲倦打滚于生存循环之后,还有多少力量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去追求心中所想?都说学校是个梦乐园,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不喜欢上学,都不再追逐梦想?同工们,我们自己又有多久,没有再说过「梦想」这两个字?

 

网络图片

 

黄仁勋昨天(1月7日)为人工智能发展作最新主题演讲,最新发展包括Agentic AI,就是生活助手或代理人,可处理文本、文件、对话、客服、知识管理等事务﹔Autonomous Vehicle(自动驾驶),透过大规模训练与合成资料,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Humanoid Robot(人形机器人),适应人类现有环境的通用机器人,不久将来,人类的生活模式又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回归主题,站在这些划时代改变当前,教育界应如何自处?如何装备孩子回应这些变化?如何凭科技重新探索人类最重要的价值与追求?当课业不能以抄写作为总结,当考核不能以记忆作为准则,当学习不能以传统为依赖,老师们,准备好要迎接追求梦想的降价时代了吗?

 

请好好了解一下科技发展,把心理都准备好来迎接不以基础知识为本的新时代。把手边恒常的行政工作都交低,AI已经可以帮你完成﹔把手边循环不断的通告都放低,AI妥贴帮你完成。教育不再纯粹操练,时间不再只花于测考准备。每一天的生活经验都是学习,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说话、每一个微笑都是教育。把腾空的双手打开,重拾孩子们写给你的周记,好好咀嚼,里面不单是他们的心声,更是待你发掘与扶持的梦想新芽﹔把拨出的时间提供给每一个曾经向你发出讯号的孩子,好好聆听,里面不单是他们的生活逸事,更是等你关顾与延伸的同理心﹔把清空澄静的心重新交给曾经那个拥抱梦想的自己,就会发现,梦想从没离开,也非遥不可及。数码年代,我们拥有的最大梦想,就是成就曾经的轻狂,就是拥抱彼此的力量。孩子的梦想,我们来护航。看着黄仁勋演讲放映,他眼里那道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目光,清晰映入观众眼底,那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的温暖,请好好收起这道光,再好好把光照亮前路。我们的梦想,就是让孩子更勇敢更有力量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有梦想的人,都喜爱学习,都不怕考评与挑战。

 

只要有光,就有希望。而光,因为你的坚持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