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看到文章的时候,2024年已正式来临,谨藉此机会祝各位同工新年进步﹗教得其法﹗身心健康﹗孩子都满有所得,快乐成长﹗
孩提时代,1月上学天要在习作上写日期,必然会把年份写错,那是确切的“手民之误”﹔人长大了,会否选择性继续填上2023,还是一早已希望由“3”转“4”?毕竟,这些年我们面对的挑战与困难著实太多‥‥‥文章标题是“2024年到了,A.I.还会远吗?”源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名作《西风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面积极面对时代更迭的态度感动人心。踏入2024,面对的不单是数字的转变,世界变化速度史无前例,对教育界的衝击史无前例。刚于月中顺利完成的“学与教博览2023”被A.I.完全佔据,同方向、不同目标、不同科目的A.I. 人工智能产品如雨后春笋,不得不让人惊歎,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图片来源:拍摄于“学与教博览2023”现场
疫情三年,我们由抗拒教学科技到习惯并成为专家﹔复常后,教师们似乎都对“真人”、“亲身”情有独锺,回到学校,立即就将网上学习技能放低,重投“亲炙亲授”的怀抱。虽然对A.I.教学方法偶然生出兴趣,仍多持观望态度,敬而远之。大家都明白,老师们日常工作太繁重,对新事物有兴趣却无法抽空体验。身心灵健康都无法关注了,怎麽能高瞻远瞩,展望教育未来?诚然,去了解、去研探,甚至去开发教学新方向非常耗时,但我们仍期待教师们早一点尝试了解,以回应现今青少年对科技、人工智能的依赖。学校常将“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架至学校三年计划,如果我们能善用人工智能,尝试将教师身份迁移,成为科技、学问、学生中的桥樑与指示牌,才能应运而成就新时代学习模式。
去旧立新,圣诞假期完结,准备迎接农曆新年的同时,可参考一下香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两岸三地科技教学方向,上上YOUTUBE了解一下时下年青人的学习习惯,原来,不止2024年悄悄来临,新学习模式亦蓄势待发。A.I. 年代,老师们不要担心成了“工具的工具”,我们必须认清方向﹕虚拟世界变化万千,有效获得所需知识仍靠老师的身教与带领––老师的教学设计变得异常重要﹔免费自学平台日新月异,所谓“自学”,学生学的又是甚麽?老师的指引与跟进
就是学生“自行学习”能力成长的最佳陪伴﹔当阅读与写作界线不再清晰割裂,读写能力成了心跳般的自然而然,老师的推介与推动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向‥‥‥A.I. 年代,让我们一起把社会变迁凑拼、将学生生活融合、亟万变与挑战穹苍。
与此同时,在E&T团队的精心策划下,本年度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的第一期视频现已上载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CACLER)的YOUTBE频道。这期探讨的主题是:当AI遇到混合式学习,林金锡副教授则是该期讲座的主要讲者。
各位同工可直接複制下方连结 或 点击下方蓝色按钮,观看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第一期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Tvo-9COec
2024,为学生、为自己来一个温暖的拥抱﹔A.I.年代,为教学、为未来来一次承先启后的探索﹗让E&T继续与你们一起迎接迷惘但满有机遇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