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鏈結
2024年到了,A.I.還會遠嗎?
02/01/2024

 

讀者看到文章的時候,2024年已正式來臨,謹藉此機會祝各位同工新年進步﹗教得其法﹗身心健康﹗孩子都滿有所得,快樂成長﹗

孩提時代,1月上學天要在習作上寫日期,必然會把年份寫錯,那是確切的「手民之誤」﹔人長大了,會否選擇性繼續填上2023,還是一早已希望由「3」轉「4」?畢竟,這些年我們面對的挑戰與困難著實太多‥‥‥文章標題是「2024年到了,A.I.還會遠嗎?」源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名作《西風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面積極面對時代更迭的態度感動人心。踏入2024,面對的不單是數字的轉變,世界變化速度史無前例,對教育界的衝擊史無前例。剛於月中順利完成的「學與教博覽2023」被A.I.完全佔據,同方向、不同目標、不同科目的A.I. 人工智能產品如雨後春筍,不得不讓人驚歎,教育人工智能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圖片來源:拍攝於「學與教博覽2023」現場

 

疫情三年,我們由抗拒教學科技到習慣並成為專家﹔復常後,教師們似乎都對「真人」、「親身」情有獨鍾,回到學校,立即就將網上學習技能放低,重投「親炙親授」的懷抱。雖然對A.I.教學方法偶然生出興趣,仍多持觀望態度,敬而遠之。大家都明白,老師們日常工作太繁重,對新事物有興趣卻無法抽空體驗。身心靈健康都無法關注了,怎麼能高瞻遠矚,展望教育未來?誠然,去了解、去研探,甚至去開發教學新方向非常耗時,但我們仍期待教師們早一點嘗試了解,以回應現今青少年對科技、人工智能的依賴。學校常將「終身學習」、「自主學習」架至學校三年計劃,如果我們能善用人工智能,嘗試將教師身份遷移,成為科技、學問、學生中的橋樑與指示牌,才能應運而成就新時代學習模式。

去舊立新,聖誕假期完結,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同時,可參考一下香港教育人工智能發展、兩岸三地科技教學方向,上上YOUTUBE了解一下時下年青人的學習習慣,原來,不止2024年悄悄來臨,新學習模式亦蓄勢待發。A.I. 年代,老師們不要擔心成了「工具的工具」,我們必須認清方向﹕虛擬世界變化萬千,有效獲得所需知識仍靠老師的身教與帶領––老師的教學設計變得異常重要﹔免費自學平台日新月異,所謂「自學」,學生學的又是甚麼?老師的指引與跟進

就是學生「自行學習」能力成長的最佳陪伴﹔當閱讀與寫作界線不再清晰割裂,讀寫能力成了心跳般的自然而然,老師的推介與推動成為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向‥‥‥A.I. 年代,讓我們一起把社會變遷湊拼、將學生生活融合、亟萬變與挑戰穹蒼。

與此同時,在E&T團隊的精心策劃下,本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講座的第一期視頻現已上載至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CACLER)的YOUTBE頻道。這期探討的主題是:當AI遇到混合式學習,林金錫副教授則是該期講座的主要講者。

各位同工可直接複製下方連結 或 點擊下方藍色按鈕,觀看我們為大家準備的第一期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Tvo-9COec

 

2024,為學生、為自己來一個溫暖的擁抱﹔A.I.年代,為教學、為未來來一次承先啟後的探索﹗讓E&T繼續與你們一起迎接迷惘但滿有機遇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