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永康
在一个不寻常的课堂上,学生们被赋予了一项特殊任务:成为侦探,解开一宗神秘凶案。这不仅是一次对话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更是一场智力与想像力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教学设计如何将课堂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犯罪现场调查。
首先,老师扮演高级探长的角色,给学生们下达了任务——一宗发生在舞台上的凶案。学生们需要观察现场布置的情景和桌上的证物,并记录四个重要疑点。这个活动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力,还要求他们用图画或文字来组织案发经过,这是一个对话训练中观察和组织技巧的实践。
接下来,学生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联想和组织,共同推理出凶案发生的过程。这一步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实证联想」及「事件重组」概念的深入理解。
然后是话剧环节,学生们将根据之前的讨论结果,在舞台上重演凶案现场。这不仅是一次戏剧表演的练习,也是一次身临其境的语言表达和身体语言的训练。学生们需要代入凶手的身份,合理地以语言及身体语言重组及演绎案情,这是对「专家的外衣」及「话剧」等戏剧习式的体验。
最后,老师以Wong Sir的身份总结全场,赞赏学生们的努力,并强调仔细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大胆的假设联想和清晰的说话表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反思整个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作改进。这是对学生的一次赋权,让他们以专家的身份考察凶案现场,并通过提问形式检视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
这个教学设计不仅是一次说话及写作训练,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思维训练。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联想、组织和表达,还学会了如何合作、推理和创造。这是一个让学生们在乐趣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的好机会。这样的课堂,谁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