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鏈結
数码化评核模式带动能力内涵的转变
13/01/2025

 

第四次教师专业培训预告

文/陈钰莲

 

近年两个国际上重要的阅读评核测试都已转向以数码形式进行。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1]及「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2]分别于2025及2026年起,全面使用数码化评核。

 

当中提出的「数码化」并不是单指评核的形式「数码化」,其中国际教育评估协会(IEA)指出PIRLS「全面数码化」旨在「让参与学生是基于各种具视觉吸引力、色彩丰富和互动的阅读材料而进行的阅读评估」;而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PISA阅读能力范畴指出「面向数位文字及资讯泛滥,阅读素养本质的改变已是至关重要」。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钟竹梅教授亦提出:「『阅读素养』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线上阅读能力』也必定是核心的能力之一;而线上阅读其中两大特点是『多文本』与『多模态』」[3]。面向这样的转变和期望,老师们可以从何入手,陪伴学生成长。

 

本年度共有四次教师专业培训,承接上年度随着人工智能生成技术而发展的写作教学模式---「WISE」,今年主题及内容希望与老师一同拓展新领域,探讨人工智能的出现,能否成为教学上的助力,协助老师创设多模态的学习场所。将从前困难重重,甚至「不可能」的想法(梦想)变作「可能」。

 

第四次教师专业培训主题为「鹦鹉‧互动剧场X 跨学科任务型教学」,透过沉浸式的体验,除了让参与老师亲身经历一次以互动剧场形式进行的任务式学习,从中感受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跨学科、跨语文范畴能力,有趣地投入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与老师分享,筹办「多文本」或「多模态」教学的成本已不像从前,透过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发展,老师需要预备的工作可以变得轻省。以下将展示其中一例子:

 

*稍作剧透,慎阅! *

 

由于互动剧场需要适量的「道具」作为线索供参与者搜查及翻阅,其中有一道具为「家长的投诉信」,港大团队便使用POE:

 

 

老師只需從文本中選取相關內容,輸入成品性質,如「投訴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不花幾秒時間便可輕易生成需用的「道具」。(當然,我們也要堅守着WISE的原則------好好審視生成內容及修正)

 

至於,如何選取文本中適用的內容進行「沉浸式教學」?如何在「沉浸式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溝通」/「表達」?

 

當日邀請到著名舞台劇編導盧宜敬先生,與大家一同經歷一次結合「讀寫聽說」的互動劇場,分享實踐「沉浸式教學」的技巧,誠意邀請老師親身參與體驗和交流。

 

期待大家的參與!

 

 

[1] Reading Literacy - PISA 2025 Hong Kong Project

[2] PIRLS 2026 | IEA.nl

[3] (優質教育基金) 構建數碼閱讀平台提高小學生線試閱讀能力 | CAC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