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已複製鏈結
多元文化學生中文學習的教學法——文本深淺調適
20/11/2022

 

多元文化學生中文學習的表現差異巨大,他們學習中文可能是一語學習、二語學習甚至是外語學習,因而對學生進行分層的同時,恰當的課堂調適也尤爲重要。


首先從語言學習者的差異角度,帶領老師具體瞭解課堂調適的必要性。第一,第一語言學習者和第二語言學習者都能容易掌握生活化的聽説能力,但是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經過訓練掌握學術類聽説能力。第二,第一語言學習者本身具有豐富的詞匯量,第二語言學習者則需要通過學習累積詞匯。因此老師應注重創建語境和提供課外讀物,幫助學生累積鞏固詞匯。第三,第一語言學習者沒有過度關注語法學習,而第二語言學習者則需要學習語法和累積句型句式。這些差異都需要適當的教學法來彌補。
其次是課堂文本的調適。文本深淺調適的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

日常讀寫較常見的字詞 例如:「快樂」、「不高興」

日常讀寫較不常見的字詞 例如:「雀躍」、「失落」

較具體、直觀的詞語 例如:「越走越慢」

較抽象、槪念化的詞語 例如:「減速」

逐字意思與整體意思一致的詞語

逐字意思與整體意思不一致的詞語

例如:「藍圖」、「滾瓜爛熟」, 及各種引典成語

實詞密度較低的句子

例如:「在故鄉,二月是放風筝的 日子。那時候,抬頭便能看到各種顏色的風箏。」 (節選改寫自魯迅《風箏》)

實詞密度較高的句子

例如:「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筝或嫰藍色的蜈蚣風箏。」(魯迅《風箏》)

生活經驗關係較密切的文類

例如:敍事、描寫、抒情

與闡釋思辨關係較密切的文類

例如:說明、游說、議論

讀者熟悉的主題

例如:日常家庭、校園及社區生活經驗;個人興趣嗜好 家人或師長提倡的道理價值觀;近期新聞提及的社會議題,例如颱風

讀者不熟悉的主題 例如:其他地域或時代的人物生活經驗;個人不感興趣的話題;其他文化的哲學思想和道德價值觀;近期較少提及的社會議題,例如器官捐贈、工業安全

有其他方式輔助閱讀的文本

例如:扼要的文本介紹;以空格區分詞語邊界;為較深澀詞語提供翻譯或淺白注釋;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圖片;文本的朗讀錄音

沒有其他方式輔助閱讀的文本

淺 深
日常讀寫較常見的字詞 例如:「快樂」、「不高興」 日常讀寫較不常見的字詞 例如:「雀躍」、「失落」
較具體、直觀的詞語 例如:「越走越慢」 較抽象、槪念化的詞語 例如:「減速」
逐字意思與整體意思一致的詞語 逐字意思與整體意思不一致的詞語
例如:「藍圖」、「滾瓜爛熟」, 及各種引典成語
實詞密度較低的句子
例如:「在故鄉,二月是放風筝的 日子。那時候,抬頭便能看到各種顏色的風箏。」 (節選改寫自魯迅《風箏》) 實詞密度較高的句子
例如:「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筝或嫰藍色的蜈蚣風箏。」(魯迅《風箏》)
與生活經驗關係較密切的文類
例如:敍事、描寫、抒情 與闡釋思辨關係較密切的文類
例如:說明、游說、議論
讀者熟悉的主題
例如:日常家庭、校園及社區生活經驗;個人興趣嗜好 家人或師長提倡的道理價值觀;近期新聞提及的社會議題,例如颱風 讀者不熟悉的主題 例如:其他地域或時代的人物生活經驗;個人不感興趣的話題;其他文化的哲學思想和道德價值觀;近期較少提及的社會議題,例如器官捐贈、工業安全
有其他方式輔助閱讀的文本
例如:扼要的文本介紹;以空格區分詞語邊界;為較深澀詞語提供翻譯或淺白注釋;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圖片;文本的朗讀錄音 沒有其他方式輔助閱讀的文本


文本淺化調適兩種方案第一,保留其主題意象,將文本以相近的句型句式,配以淺白的詞語重寫。以《火燒雲》爲例,調適文本如下所示:

第二,選取文章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取其修辭,重寫文本。以《火燒雲》爲例,調適文本如下所示:

相應地,老師們也可以通過擴充句子,改用文學色彩更濃厚的詞語,把文本深化。同時,老師們可以選取學生的寫作片段作爲文本深化的練習素材。

最後老師在課堂調適過程中應留意兩個要點:第一,由於粵語言文不一,老師應盡可能多地使用貼近書面語的口語進行課堂教學,即是類似新聞報導的粵語表述,減少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互相干擾。例如老師可以用口語說「現在我哋 / 我們開始上課。」替代「宜家我哋開始上堂。」 。第二,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例如,採用有趣的教學法和經常讚賞學生。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讚賞不是謬贊,老師可以在學生成績優秀、勇於嘗試、勇於回答問題或提出富有創意的想法時稱贊。
多元文化學生學習中文不僅需要老師採用適當的教學法照顧學生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需要老師予以鼓勵,培養學生成就感。E&T團隊會在未來持續提供相關資訊,同老師們一起支援多元文化學生的中文學習!


(以上内容均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戴忠沛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