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拼出精彩閱讀課
文/李逸紅
作為語文老師,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煩惱:課文很長,學生不想看;老師講十句不及同學講一句來得深刻;到了高小中學階段,難道老師還要一句一句解釋嗎?怎樣才能讓枯燥的閱讀課變得既有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周跟大家分享一個閲讀活動——拼圖閲讀Jigsaw reading。
無論學生的程度如何,當他們面對大量文字時,都可能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說是懶得閲讀。拼圖閱讀是一種組織技巧,將較長的文本分成較小的文本段落(一到兩個段落),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專注閲讀一小一部分。然後,每個學生進入新的小組,該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成為了不同部分的專家,學生輪流講解他所負責的段落。這個閲讀活動強調合作,讓學生有機會互相幫助,發展閱讀能力和溝通能力,尤其適用於動機低及差異大的班級。
具體操作例子:
我第一次在課堂上嘗試做拼圖閲讀的時候,學生們都很雀躍,因爲老師說他們每人只需要看一個部份,還有組員一起完成工作紙,這麽划算!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負責哪一頁,然後立刻投入到小組討論中。第二次分組後,他們換個身份成爲小老師,自信滿滿地跟組員分享自己負責的部分,深怕組員不專心聽,以致最後的Kahoot選錯答案,活動整個課堂充滿了歡笑聲,學習動機一下子提了上來。
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立馬在自己的課堂上試試拼圖閲讀,開始前我有幾個小建議:首先,在設計文章拆分時一定要仔細,確保每個部分都要是完整的,可以是按段落或章節來分拆,確保學生閲讀時意思上是完整的。其次,在小組討論時,老師要適時提供引導問題,幫助學生解讀表面訊息外,更要發展高階思維。最後,在全班總結環節,老師要設計適當的評估工具,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每個學生都是一塊無限寶石,各有不同的長處,集合全組的寶石力量就能打個響指,發揮合作學習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