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年度第二次教師專業培訓活動花絮(下)
本年度第二次教師專業培訓「旋律中的世界觀:從生活提取靈感,啟發學生的創作之路」的第二個環節是工作坊。港大團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陳匡正女士先引用近年一些「歷屆文憑試中文試卷二作文題目」以及部份考評局對考生表現分析來展示香港教師與學生在寫作教學上正面對的困境。上文提及創作源於「生活」,但面對公開考試的學生,大多是十多歲的年輕少年,究竟有多少人生閱歷來跟大家「借物(景)抒情」、「借事說理」?
就上述的困難,專題嘉賓---填詞人陳詠謙先生曾分享自己得到一位老師的啟發,鼓勵他「多閱讀」別人(名家)的故事,尤其散文,從文章看別人的經歷、想法、角度……借用別人的分享來擴闊自己的眼界、視野,以豐富個人的閱歷。
除了透過閱讀文本來積累寫作的材料,港大團隊今次特意設計體驗式活動工作坊,讓教師代入學生角色,在港大校園遊走,期望與老師們一同拓寬寫作經驗,嘗試利用現今世代不同的創意媒介,進行多模態寫作活動:
完成整個體驗活動後,老師轉換成「教師」身份,重新回想整個體驗活動的經歷,當中有不少老師認為日後可以嘗試加入不同的創作媒介於教學,以協助學生代入情境,連繫個人生活經驗,提取更多寫作的靈感和材料。
當日活動時間緊湊,現借用POE幫忙,作簡單的統計和分類,比較老師在體驗活動前、後輸入的主題及用語,以AI的角度總結一下當日的成果:
POE的總結是:
總結比較
整體而言,補充資料中情感和校園經歷的深度有所增強。主題依然集中在情感、反思和人際關係上,顯示出學生在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和內心掙扎。
小結
體驗活動時間有限,只有短短二十多分鐘,老師們就嘗試用不同的創作媒介刺激思考,豐富創作內容。體驗活動過後,應該有不少老師會發現我們團隊實在是「拋磚引玉」,期望老師在體驗活動中得到一些感悟和發現,啟動各位老師的專業判斷,把這些經驗經過篩選、重整、延伸,提煉後注入教育現場,以優化/強化現有的教學安排。期待我們到校合作時,能把這些體會一一具體地實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