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不能取代線下的溫度
線上不能取代線下的溫度
本年度全港分享會已於5月25日圓滿結束。今年度分享會的設計和安排與往年大有不同,分享成果形式改為由台上訪談,帶動台下觀眾思考,接着再安排台下「沉浸式交流」,以進行面對面的小組分享。分享形式轉變,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
分享會當日林金錫教授主題演講的題目為「混合式學習對中文教學的賦權授能」,當中整合了本年度各校的成果和發現,豐富了「混合式學習」的定義,包括「模式混合」、「場域混合」、「角色混合」及「能力混合」四種混合學習模式。
一直以來,團隊提倡的「模式混合」不單只是指向學生的學習,同時亦一直致力推動「混合式的教師專業發展」,期望可以建立一個突破不同界限的「專業社群」。而今次教師分享環節的安排,正好體現了「角色混合」的專業交流模式。
台下「沉浸式交流」環節共分為三個環節(見附表):
場內佈置成多個不同的小班房,讓分享老師在指定時段擔任「導師」,現身解說計劃的理念、課堂實踐的流程和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期間更會派發課堂使用的教材,供其他老師即時參閱。讓老師尤如「學生」般近距離聆聽老師的指導,並可作即時的提問與溝通。整個「沉浸式交流」過程,老師的角色會混合交替,有時作為「分享導師」,有時又會成為「學習者」。
期望當天的相聚與接觸能延續下去,讓這些有溫度的體驗能支撐着我們日後線上的聯繫,建立一個突破界限的專業社群。
本年度計劃漸到尾聲,「第二屆多元文化學生中文教學獎」的邀請電郵即將向來年參與計劃學校發出,如正在考慮且尚未報名參加來年24/25年度計劃的學校,敬希從速報名!!
期待下學年仍可與大家同行,肩並肩為多元文化學生開創更多有利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提升教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