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鏈結
「道具」與創作之不可分割
30/01/2024

 

「道具」與創作之不可分割

                                                                              圖片來源﹕電影《飯戲攻心》片段

電影《飯戲攻心2》將於喜氣洋洋的新春檔期與大家見面,同工可進場享受輕鬆兩小時之餘,也許可以抽點時間重溫《飯戲攻心》,回顧一下資深美術指導張蚊用心經營、有血有汗的場景及道具配置,你可能會發現,真心真意的付出,為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同時,亦能為我們開啟創作之門。

《飯戲攻心》場景相對簡單,主要拍攝場地座落於工廈搭建的家居,可內裡的佈置並不隨意,一草一木皆出於與創作、與劇本的深度理解和溝通﹕由「格仔地板」開始告訴你叉燒工場的故事﹔以黑白灰搭建大哥睡房暗示其先天眼疾﹔藉一張碩大的飯桌維繫親情‥‥‥在電影的宏大篇幅來說,「道具」也許只能讓觀眾驚鴻一瞥,但這些瑰石如果得到老師們的點撥,就能為學生帶來一點又一點的金,一點又一點的創作啟發。

語文教育之於種種因素,很多時候只能壓平留芳百世的文章,純粹以主旨、結構、修辭去「讀」﹔電視、電影可不一樣,把文字都立體化了,句子段落瞬間滿載溫度,讓讀者沐乎沂水般難以忘懷,甚至得到寬慰而熱淚盈眶。老師們也許在要求學生對生活有更多體悟、對寫作有更多立意之前,可以給予一點設置「道具」的提醒﹕寫作比電影拍攝更奇幻,筆下不囿於實物存在,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寫出來,就可以成為文章營造氣氛的催化劑,為讀者、為自己開啟釋放情緒、撫慰心靈的空間。

《飯戲攻心》那閃爍亂跳的霓虹燈沾染了揮之不去的昨天,《最美的安排》選上了單車取代汽車走出不可回頭沒能回首的無奈‥‥‥最近熱烘烘的劇集《繁花》又可以為寫作課帶來甚麼樣的「道具」?下一期再為你推介。

 

       圖片來源﹕電影《飯戲攻心》片段                          圖片來源﹕電影《最美的安排》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