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逸紅
偶爾與一些初接觸非華語學生的老師閑聊,他們對於這群學生最常出現的評語都是較爲負面,覺得他們很「拽」,很難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很難提升他們的中文能力。讓我們換個角度,嘗試多了解這群少數族裔學生的文化背景及心理,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障礙,幫助老師從「源頭減拽」,甚至進一步從教學中獲得滿足感。
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擁有許多不同的少數族裔社群,其中以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菲律賓四個爲主。這些族裔在香港生活的痕跡可以追溯到幾代之前,許多家庭因經商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國雇用而來到香港,及後安家落戶,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莫大的貢獻。這些社群各自擁有獨特的語言和生活文化,為香港的文化多樣性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然而,自1997年回歸以來,少數族裔社群面臨了新的挑戰。尤其是第三代的年輕人,由於語言能力不足,尤其是中文水平的限制,生活在香港的障礙逐漸增加。他們在升學和就業方面遭遇困難,很多人最終只能從事低收入的基層工作,我相信不少中學老師也曾聽過學生跟你說:「老師你讓我睡吧,待會下課後我還要去送外賣」,或者對於畢業後的方向還停留在保安和開貨車等選擇。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個人發展,也造成了跨代貧窮的問題。
少數族裔學生在學習中文時困難重重。以巴基斯坦裔人士常用的烏都語簡單為例,這種語言與中文有著極大的差異。烏都語的字形是草寫的變形字母,筆順由下至上,字母排序則是由右至左。在語法結構上,烏都語的基本語序是主賓動(SOV),並且有八種時態可供使用。這種語言的複雜性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文時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尤其是在語言轉換和理解語法結構上。
烏都語的基礎字母(網絡圖片)網絡圖片
此外,烏都語的詞源也相當複雜,宗教字詞來自阿拉伯語,藝術字詞則源自波斯語,而科學字詞多數是從英文發音轉換而來。這些語言的背景差異,不僅增加了學習的難度,還讓學生在與同齡人交流時感到格格不入,怕別人取笑自己的口音,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去理解和支持這群多元文化學生的特色與需求,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多多表達自己,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
剛剛過去的七月,我們港大團隊帶領了一群來自聖公會李炳中學的多元文化學生參觀香港大學太古堂,透過參觀宿舍擴濶學生視野,縮短學生與高等教育的距離,為未來生涯計劃埋下種子。過程中,港大團隊運用時下流行的社交媒體設計多個關卡,讓學生遊覽時跟老師即時互動,提升參與感及學習趣味。由於篇幅所限,具體操作將與下集分享。
港大太古堂舍監帶領學生參觀宿舍房間
我們港大E&T團隊計劃旨在提升中小學教師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的專業能量,優化學與教,提升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能力,促進中小銜接。過去幾年曾跟合作學校以多模態方式發展多個教學設計,從繪本小説、戲劇教學、文學散步、多感官學習等等,以及近年熱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語文教學,敬請期待本年度的四次教師工作坊,期待逐步與各位老師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