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计划内容
    计划成员
    参与学校
    最新动态
    计划活动与发展
  • 关于比赛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 资源区
    W.I.S.E【以写带读】
    阅读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资源
    聆听教学资源
    说话教学资源
  • 专栏区
  • A
    A
    A
A
A
A
简
繁体中文
搜寻
多元文化语文教学新视野:沉浸式体验与AI技术赋能中华文化传承
当下全球化浪潮汹涌,多元文化共融共生已成为校园的日常生态。如何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领略中华文化底蕴,一直是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藉圣公会李炳中学杨兆仪老师针对中三级多元文化学生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作分析,以期为前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创新范式。
从模仿到创造(下):语文课中的AI共创教学设计例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戏剧学习从模仿走向创造的历程,并进一步思考人类创作者在生成式AI兴起时的价值所在。这篇文章,我想进一步探讨:如果将这样的理念应用于语文课,我们可以怎样设计有创造性的「人机共创」教学活动?
从模仿到创造(上):戏剧训练经验给语文教学与AI创作的启发
还记得我刚开始学习戏剧表演时,最初的训练几乎都是从模仿开始。例如「镜子练习」,让一人动作,另一人像照镜子般同步模仿;又例如「五感模仿」,让学员模拟感受冷与热、疼痛、喝不同饮品时的表情与肢体反应。这些训练不只是观察与模仿,更进一步锻炼肌肉记忆与情绪记忆,为之后的表演打下基础。
当我讲极AI都唔明……
老师有否曾经跟AI对话时,AI好像怎样都未能明白你的「指令」(prompt),或是怎样也未能生成出满意的成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或者大家会尝试修正「指令」,或是选用另一个软件平台,又或者……暂时放弃。
站在历史前沿,教育选了哪条路?
科技发展求真,艺术创作求美,人文教育求善。 真、善、美,从来不过是仁。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恰如其份,恰度好处,不违心,不强扭,就是仁。
  • 1
  • 2
  • 3
  • 4
  • 5
  • 6
  • ...
  • 26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明华综合大楼6楼608-613室
(852) 3917 4796
etomo@hku.hk
版权所有 © 2024 优质教育基金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