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计划内容
    计划成员
    参与学校
    最新动态
    计划活动与发展
  • 关于比赛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 资源区
    W.I.S.E【以写带读】
    阅读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资源
    聆听教学资源
    说话教学资源
  • 专栏区
  • A
    A
    A
A
A
A
简
繁体中文
搜寻
融入非华语学生群体的最佳方法
多元文化学生背景不同,容易让人感到「佻皮难教」,原来,学习最需要的还是那种共鸣与归属感,看见老师为了学习自己的母语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能亲切感受到学习二语也不是「不可能任务」。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原文:
浅谈同侪协作及分享
在现今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已不能再留在独教的年代。教师要适应团队协作,除了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外,更重要是有一个自我学习的突破和改变的过程。因此要打破单讲独教的传统,达至知识型社会下「优质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考虑透过团队合作去达成目标。欲了解更多有关「同侪」和「学院式的关系」的内容,请阅读原文:
突破写作难点 走出「以读带写」迷思(下)
「以读带写」----- 语文知识与技作为写作模式二, 其重点在于透过阅读,老师辅助学生找出来写作可以用的语言形式,在疏理写作内容的时候,逐渐加上这些语言形式。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原文:
突破写作难点 走出「以读带写」迷思(上)
普遍前线老师都曾指出非华语学生在写作课上出现重重困难,包括学生多表现出词汇量薄弱、句子不通顺、难以组句成段等。其次,亦有老师会指出学生普遍不愿写中文,平日亦不愿说中文。究竟如何应付这个难点? 「以读带写」是否一个可行的出路?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原文:
为公平而论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认为天地最公平之处,就是容让万物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根据朱熹诠释,就是「均谓各得其份。」就如上图一般,面对多元文化学生与本地学生在评估需要上的矛盾与争议时,什么才是「公平」?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全文:
  • 1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 30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明华综合大楼6楼608-613室
(852) 3917 4796
etomo@hku.hk
版权所有 © 2024 优质教育基金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