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计划内容
    计划成员
    参与学校
    最新动态
    计划活动与发展
  • 关于比赛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 资源区
    W.I.S.E【以写带读】
    阅读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资源
    聆听教学资源
    说话教学资源
  • 专栏区
  • A
    A
    A
A
A
A
简
繁体中文
搜寻
2024年到了,A.I.还会远吗?
AI辅助-从中华文化至多元文化教学分享(下)
上周跟大家分享了如何透过外出参观元朗公园,让非华语学生认识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下一部份则是回到课室进行。
AI辅助—从中华文化至多元文化教学分享
很多小数族裔学生虽然在香港土生土长,但由于家人都是与自己族群聚居,接触香港中国文化的机会很少,对于中国风建筑不了解。过去几个月的访校活动中,我发现各学校社区都存在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例如新界有围村、高塔、炮台等,市区也有各式庙宇,各区公园里的凉亭和石桥也是古色古香的代表。上次第二次讲座冯心颖博士从饮食文化入手,这次我尝试从建筑入手,加入AI做辅助,以元朗区的作例子,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从中华文化延伸至多元文化。请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引入AI于教学的实践示例—写作篇4.0
今期终于到WISE的「E」(Evaluate)的分享,即自评、互评文章内容/创意/修辞的教学环节。紧接「S」完成二创文章、初次修正和撰写定稿后,教师将带领学生进入「评论」阶段。 「评论」阶段可以有两个功能,其一是借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二是可协助学生「以写带读」,从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请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引入AI于教学的实践示例—写作篇3.0
今期将与大家介绍「S」(Synthesize),即排序综合、二创文章、多媒体展示的教学环节。透过WISE的「W」和「I」两个教学环节带领学生经历「审题」、「构思内容」及「建构大纲」三个写作思维过程,并对AI生成文章作初步阅读和理解。请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1
  •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 30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明华综合大楼6楼608-613室
(852) 3917 4796
etomo@hku.hk
版权所有 © 2024 优质教育基金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