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计划内容
    计划成员
    参与学校
    最新动态
    计划活动与发展
  • 关于比赛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 资源区
    W.I.S.E【以写带读】
    阅读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资源
    聆听教学资源
    说话教学资源
  • 专栏区
  • A
    A
    A
A
A
A
简
繁体中文
搜寻
突破写作难点 走出「以读带写」迷思(上)
普遍前线老师都曾指出非华语学生在写作课上出现重重困难,包括学生多表现出词汇量薄弱、句子不通顺、难以组句成段等。其次,亦有老师会指出学生普遍不愿写中文,平日亦不愿说中文。究竟如何应付这个难点? 「以读带写」是否一个可行的出路?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原文:
为公平而论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认为天地最公平之处,就是容让万物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根据朱熹诠释,就是「均谓各得其份。」就如上图一般,面对多元文化学生与本地学生在评估需要上的矛盾与争议时,什么才是「公平」?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全文:
校本支援服务 (2023/24) –优质教育基金(基金)主题网络计划—大专院校
「赋权授能‧衔接向上 — 支援中小学教师提升多元文化学生中文学习能力」 有兴趣的学校可於2023年3月22日至4月28日,透过教育局网页申请本支援服务(网上申请表编号:B8) 网址:https://clo.edb.gov.hk
专属非华语教师的线上社群来了!
「教授非华语学生中文,在学校很孤独」,想来这应是许多非华语教师的感触。非华语中文教师因其学科独特性,要独自背负起授业责任,难以向其他学科老师寻求支援,甚至在教学管理上获得的支持也有限。然而,现在,专属非华语教师的线上社群来了!在这里,E&T支援团队会跟老师们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提供精神与情感支持。欢迎来到非华语教师的线上社群,你不是孤单一个人!让我们一起为非华语学生的中文学习努力吧!
第四次工作坊内容(22/23年度)
本计划第四次工作坊於2023年3月11日举行。是次工作坊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张慧明博士分享如何「善用社会资源扩阔学习空间」。张博士以故宫博物馆为例,展现出课堂以外拥有的广阔学习空间及机会,让非华语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下学习及运用中文。除了中文学习外,社会资源更能提供民族间共同话题,促进学生之间文化交流。
  • 1
  • ...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28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明华综合大楼6楼608-613室
(852) 3917 4796
etomo@hku.hk
版权所有 © 2024 优质教育基金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