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計劃內容
計劃成員
參與學校
最新動態
計劃活動與發展
關於比賽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資源區
W.I.S.E【以寫帶讀】
閲讀教學資源
寫作教學資源
聆聽教學資源
説話教學資源
專欄區
A
A
A
A
A
A
繁
簡體中文
首頁
>
專欄區
專欄區
03/02/2025
沒有答案的AI?——讀《AI賦能新學力》(一)
上回講到,在第四場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對談環節,嘉賓和主持由互動劇場創作,討論到跨學科任務型教學設計的要點,包括:訂立學習目標(明確);設訂參與者任務(由簡至繁);斟酌多模態學習材料(數量得宜);確保過程中互動(師生、生生);有效處理碎片化資訊(整合);維持參與者好奇心(擁有感);而善用AI高效製作是次道具/教材,更出乎與會者意料,亦引發大家對學與教不同的反思。(見李逸紅:〈第四次教師發展工作坊延伸討論:從互動劇場到開展中文課堂的實際應用 〉)
27/01/2025
第四次教師發展工作坊延伸討論:從互動劇場到開展中文課堂的實際應用
在剛過去的第四次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鸚鵡》——互動劇場X跨學科任務型教學,劇場導演盧宜敬先生(Kingston)分享到,在傳統的劇場空間,會很清晰區分表演的空間和觀賞的區域,台上發生的事情跟台下無關,他們嘗試於互動劇場打破中間的第四面牆,為觀眾創造新體驗。
20/01/2025
追求夢想不再奢侈
今天給這報導標題吸引﹕〈未依指引 55官津小長假後周內測考 1/4官小擇日復課第一二天〉,這原來是一個社會議題嗎?筆者可就是那些長假後考試中成長的其中一位﹗文章說著家長為著孩子在整個寒假中埋首溫習而感到無奈,孩子的學習壓力亦無法因為假期得以紓緩,回應專家建議,教育局遂向學校發出指引,表示學校應避免於假期後立即舉行測考,宜最少後延一星期,予學生有更多時間重投校園生活。考試時間安排從來都是學校的一大難題,既要考慮課程的進度,又要關顧學生的作息。有些人喜歡假期後考試,因為可以有一整個假期去溫習﹔有人喜歡假期前考試,那就可以享受一個沒有壓力的小休‥‥‥學習進度與習慣人人不同,順得「哥情」又會失「嫂意」,但更核心的問題﹕為甚麼考試總是如狼似虎,讓人不能「坦然面對」?
13/01/2025
數碼化評核模式帶動能力內涵的轉變
第四次教師專業培訓預告 近年兩個國際上重要的閲讀評核測試都已轉向以數碼形式進行。「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 及「全球學生閲讀能力進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 分別於2025及2026年起,全面使用數碼化評核。
06/01/2025
有血有肉的書信教學—— 懲.信(上)
2017年,受到從事二十多年監獄義工服務的音樂家羅乃新老師邀請,到壁屋監獄導演由編劇莊梅岩為一班年青學員編寫他們一年一度頒發證書典禮的演出。那時我剛轉到一所新學校任教,因為到監獄服務需要提早離校,我懷着應該會被拒絕的心情向當時的校長提出申請,怎料校長對我說:「只要對社會和教育界好的事,儘管去做吧!」就是這樣,我開始了我的監獄義工服務。
1
2
3
4
5
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