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計劃內容
    計劃成員
    參與學校
    最新動態
    計劃活動與發展
  • 關於比賽
    2024-25
    2023-24
    作品集
  • 資源區
    W.I.S.E【以寫帶讀】
    閲讀教學資源
    寫作教學資源
    聆聽教學資源
    説話教學資源
  • 專欄區
  • A
    A
    A
A
A
A
繁
簡體中文
搜尋
第二次工作坊内容(22/23年度)
本計劃第二次工作坊於2022年12月17日順利舉行。是次工作坊榮邀到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許守仁博士與教師一起探討「分層及文化回應教學」這兩個重要課題。許博士向參與教師介紹了不同維度的分層方式,並附設討論練習實踐。同時,許博士闡明在二語學習課堂中加入文化回應元素的重要性,讓非華語學生在中文學習中能獲得最大裨益。
第一次工作坊内容(22/23年度)
第一次工作坊於2022年9月17日 順利舉行。這次工作坊主要和教師們溫故知新,前半部分邀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戴忠沛博士剖析「非華語學生中文學習的特點與難點」;後半部份介紹作為本計劃支援工作基礎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NLF,又稱「八階」),並與教師一起動手應用「NLF」於學教評的範疇。
堅持不懈,不能放棄
接近下學期中,特別是在復活節前,一年的辛勞逐漸累積,在與我們的同事相互交流,或是與前線老師互動,都會聽到這樣的心聲。究竟:我們努力是為了誰?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位過來人老師的經驗,希望給大家鼓勵與支持。
如何引導非華語生找段落大意
找出段落大意是閱讀理解的其中一個關鍵。惟該教師如何幫助非華語生有序地梳理及 理解內容,成為教學的兩大難點。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及 E&T 支援團隊合作為非華語生設計「找段落大意」的課堂,以 提問及腦圖方式訓練非華語生找段意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課堂觀察所見,大部分學生在引導下能說出段落大意,並初步掌握方法。
以香港飲食文化回應學生中文學習需要
非華語中文教學材料及課堂設計百花齊放,學校不易覓得能回應學校及學生需要的適用教材。北角協同中學及E&T支援團隊針對校本需要,合作為非華語學生設計完整教學單元。以生活經歷為基礎,透過香港飲食文化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興趣,以不同輸入輸出模式,包括﹕相關文章、啖啖美食、食評寫作等,共同建構完整學習套件予學校使用,學生有所獲益之餘,同工整合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的進步也不可小覷。
  • 1
  • ...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學明華綜合大樓6樓608-613室
(852) 3917 4796
etomo@hku.hk
版權所有 © 2024 優質教育基金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