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計劃內容
計劃成員
參與學校
最新動態
計劃活動與發展
關於比賽
2024-25
2023-24
作品
資源區
W.I.S.E【以寫帶讀】
閲讀教學資源
寫作教學資源
聆聽教學資源
説話教學資源
專欄區
A
A
A
A
A
A
繁
簡體中文
搜尋
港深交流合作新啟點:探索AI賦能中文教育新路徑
3月20日,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E&T團隊於深圳百仕達小學與卓雅小學體驗了兩場深具意義的交流。旨在推進AI在中文教學領域的應用和研究,展示AI輔助寫作教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W.I.S.E.”以寫帶讀的理念,鼓勵教師將AI運用到中文教學中,促進學生使用AI進行多模態寫作。此次訪校,既是一次知識的分享,也是未來合作的探索之旅。
繪本閱讀的四個瞬間(一)之人物篇
上文提到,教師在組織文化漫遊時,可以善用網上、坊間,甚至自行拍攝的圖像資源,以促進學與教效果(見梁志華:〈文化漫遊之圖像資源篇〉)。有任教高小的教師關注,在面對文言文時,以圖像為主的繪本,又是否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下面嘗試通過「人物形象」、「表達手法」和「連結已有知識」三個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提議。
文化漫遊(三)之圖像資源篇
上文提到,線上線下均有豐富的文學資源,供教師組織文化漫遊時參考選用(見梁志華:〈文化漫遊之文學資源篇〉),惟考慮到多元文化學生的特性、視覺型學習風格學生的需要,圖像資源可能是更具體的學習材料。下面以「大埔文化漫遊」為例,通過「由預行到參觀」、「從繪本閱讀到延伸創作」兩個角度,跟大家分享羅定邦中學的實踐經驗。
文化漫遊(二)之文學資源篇
上回講到,社區內的文化漫遊資源俯拾即是,同工可以根據學校的社區作為首次考察的起點(見梁志華:〈文化漫遊之社區資源篇〉)。可是,倘要為學校學生,特別是多元文化學生組織「文學散步」,那將涉及一大批資料,包括:考察路線、文學篇章、觀察筆記,甚至學生習作等,究竟哪裏有豐富的資源可以供教師觀摩?下面就以「一個網站」、「一首作品」、「一本圖書」三個角度切入,跟大家分享學校的試行經驗。
文化漫遊(一)之社區資源篇
自從早前介紹「港島東區文化漫遊」之後(見梁志華:〈香港文化之動腳學習〉),有教師表示有興趣試行,惟心中仍然有疑問,例如:學校首次推行,應該去哪裏考察?活動時安排學生看些甚麼?怎樣看?簡單來說,同工心中最大的疑問是:對於多元文化學生,文化漫遊活動是否太過深奧?漫遊/考察/散步等活動,真的適合他們參與嗎?……
1
...
8
9
10
11
12
13
14
...
30